喊出文化立國口號的南韓,以影視、音樂和遊戲等大眾文化迅速攻佔亞洲市場,南韓流行音樂Korean
Pop(以下簡稱K-POP),更登上台海兩岸以及歐美舞臺,甚至在諸多意想不到的國家如西班牙、德國、祕魯、智利引領一番新潮流,盤點K-POP的席捲之路,真正做到全球範圍,讓人看著都新奇。
2012年為K-POP大眾化的元年
桃園機場被擠得水洩不通,因為南韓歌手又來了!根據統計,2012年還沒結束,就有30多組南韓歌手接力登臺,周邊商品大熱賣,估計獲利新台幣6.4億元,
對K-POP來說,2012年是相當重要的一年,除了在臺不斷發燒之外,伴隨著《江南Style》的熱潮,在短短5個月內躍為YouTube第一支觀看次數突破10億的影片,以騎馬舞風靡全球超過75個國家,寫下歷史新頁,突破了K-POP原本只在發燒友群體中流行的局限性,逐漸大眾化,媒體評論:「PSY向人們展示了用韓語演唱的歌曲也可以受到全世界的喜愛,」意義巨大!
從YouTube看K-POP的視頻點擊量資料(以SM、YG、JYP娛樂為基準),顯示2012年在YouTube上刊登的南韓歌手的MV等各種視頻,總共在224個國家被點擊了49億800萬次,與2011年的23億次相比,增加了2倍以上,在質和量上都表現出亮眼增長。而2012年上半年的點擊量為17億2,400萬次,下半年大幅增長。人們對PSY的關心擴展到對全部K-POP的關心,加上SUPER JUNIOR、JYJ、BIGBANG、2NE1、BEAST等偶像歌手組合的世界巡演鞏固了全球粉絲群體,K-POP因而打下了在全球流行的基礎。
奠立不敗要點:偶像團體、練習生制度、中毒式舞曲
盤點K-POP的席捲之路,可歸功於下列幾項關鍵因素;首先,「偶像」即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。要想步出自己的國家,不論是亞洲還是全世界,溝通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而又不是所有人都懂韓語,但是散發青春氣息和生命活力的偶像可以突破語言的限制,因為好看的外表與精采的表演人人都愛看!其中,成功在海外發展的又以偶像團體居多,唱跳的舞曲、整齊的舞蹈、絢爛的走位、磅礡的氣勢、全能的特質都是相當吸引人的關鍵。因為如此,很多人以為偶像就是K-POP的全部,其實不然,南韓不乏所謂實力派或抒情歌取勝的歌手,只是走出去的、引領K-POP風潮的都是偶像。
再來,則是創造偶像的「練習生制度」。練習生的制度在很多國家是不可行的,就歐美而言,12至18歲是人格定型的重要時期,外國人通常不願意犧牲此段精華時光關在經紀公司裡日夜操勞,無止盡地練習。在南韓,練習生的制度已經行之有年,且因國情不同,願意賭一把的青少年很多,就算18歲以後經紀公司不願意讓其出道,他們大都也可接受。
加上南韓製造偶像有其獨特的方法,吳建恆表示,他曾看過練習生的日程表,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,「男生一定要練健身,練習時間直至深夜才結束的比比皆是,」長期下來,練習生所積累的壓力相當沉重。吳建恆進一步說明,練習生在訓練過程中,不是只有淘汰的壓力而已,還得突破語言的障礙,例如南韓偶像團體EXO-M,一個南韓人卻要加入M(Mandarin,中文),就必須學習中文,而被選中的海外練習生不免俗地就得學習韓文,至於南韓本地的練習生則是個個都得精通日文,「日本沒有盜版,付的費用又高,經濟效益可觀,因此日本在南韓經紀公司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可口的市場!」為此,長久的時間累積與緊湊的練習日程,造就南韓的經紀公司像工廠般,不斷製造出一批批經過訓練、能唱能跳、優質精良、甚至是連五官也做好準備的偶像。
最後,擁有高度記憶點的「歌曲舞蹈」尤其功不可沒,從最初SUPER JUNIOR的搓手舞到近期PSY的騎馬舞,既簡單又有趣,幾乎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人人都可以跟著唱、跟著跳,幾乎已經融入民眾的生活。一般華語或西洋流行歌曲,強調的重點在於寫歌的人將過去的故事或創作的動機帶進歌曲中,進而演繹歌詞、詮釋情感、感動人心。而K-POP和此音樂製作模式則是恰恰相反,歌曲不著重於表達,歌詞也較無故事性,一切都為舞臺表演而生,創造容易讓觀眾記住的「中毒式旋律」為大宗,「所以寫K-POP的人很厲害,熟悉什麼樣的旋律,搭配什麼樣的舞蹈,可以吸引眾人目光!」
一首歌曲的呈現,歌手可能要花3個月的時間,以極機密的方式訓練,「舞蹈老師更要簽訂保密條約,這是商業機密!」新歌正式推出之前,絕對不能曝光,因為只要一個舞蹈Point事先被人知道甚至盜用,那麼歌手幾個月來的練習就都前功盡棄了!
臺韓大車拚 我們缺什麼?
相較於南韓偶像團體刮起的陣陣旋風,台灣的團體組合,幾乎壽命都不長,大多維持個3至5年便無疾而終了;就算近年受到K-POP影響,有不少新團體打造成韓團模式,不僅是服裝、舞蹈,連人數也開始增加,卻引發國人發出不少負面聲浪,除了挨批抄襲外,還被說抄得零零落落。
其實台灣團體不是不行,只是在環境制度、市場遠見以及歌曲創作等方面都有待加強。就環境制度而言,南韓演藝圈肯花時間培養新人,團體從挑選、培訓至出道,起碼歷經2至3年以上的時間,甚至還有2AM的趙權,當了8年的練習生才出道,經紀公司為的就是訓練旗下藝人具備各種能力,包括應對進退也必須到達一定程度,才會讓他們踏入演藝圈,而且一出道就會給人專業的感覺。過去台灣演藝圈並沒有這樣的新人養成環境,沒辦法捱過練習生的漫漫長路,訴求短時間推出、短時間回收,所以容易讓人覺得底子不足。
以市場遠見來說,南韓的歌手、團體主攻的市場為台灣、中國、日本、印尼、歐美等等,真正做到全球範圍,此外,為了深化各地、各種市場,南韓經紀公司採取「衍生性團隊」策略,例如SUPER JUNIOR-M、EXO-M,並在組合中加入當地歌手,專攻大中華市場。而台灣藝人看見的市場不是世界,只是中國,為此,當然也沒有南韓藝人學習他國語言的壓力,眼界放得不夠寬。
在歌曲創作方面,南韓有很多從國外回來的音樂創作人才,就是俗稱的ABK,將學到的創新想法、硬體設備與製作模式融入K-POP,而且分工極細,一首舞曲寫節奏、寫旋律、寫歌詞常常都是不同的人,多位專家分析,K-POP傳達出南韓善長「融合世界、加上韓式創新」的精神,舞蹈、造型學日本,音樂學美國,再創造特有的表演形式,例如繁複大膽的舞蹈招式、高難度的歌唱表演,開創出21世紀的韓流新元素。台灣音樂人比較屬於土法煉鋼,本土創作歌曲大都出自同一人之手,對於流行舞曲,人才不夠,基礎較淺,創意也不足,只能學習模仿,無法大量製造,所以現今很多台灣唱跳歌手都得向歐美找歌。
抵韓培訓淬身心 陳盈燕、戴玉娟脫胎換骨
如今成為一名K-POP歌手,已不只是南韓少男少女的夢想!有鑑於此,channel M首推亞洲最大南韓選秀實境節目《K-POP獵星行動》,被看作是亞洲地區的韓星速成班,反應熱烈,盛況空前。今年《K-POP獵星行動2》擴大舉行,除了香港、台灣、新加坡、泰國和菲律賓之外,更增加了馬來西亞、日本和越南,從亞洲8個國家中挑選出16名優勝者,抵韓接受成為新星的基本訓練,以及嚴格的淘汰賽程,最終優勝者不須經過既漫長又辛苦的練習生歷程,取而代之的是,有相當大的機會立即出道、登上舞臺,對欲成為K-POP歌手的亞洲人而言,其實是踏上星徒的第一步,也是最快速的一步!
在《K-POP獵星行動》中獲得第3名佳績,有臺版潤娥之稱的陳盈燕親身分享,抵韓的培訓課程會因每個參賽者的狀況和時間而量身訂做,一週訓練6天,從早到晚幾乎不停歇地反覆密集訓練,「每天就是跳舞、唱歌、跳舞…,還得學韓文,」每當比賽迫在眉睫的時候,更會練習到凌晨4、5點,「將近20小時的馬拉松練習,非常扎實!」而她也觀察到,南韓當地的練習生其實比他們練得更辛苦,時間也更長,「難怪南韓歌手個個具備全方位的實力」。
《K-POP獵星行動2》第5名的戴玉娟也分享,抵韓的參賽者同住宿舍,官方單位怕洩露比賽的相關細節,規定不能隨便出門,「連大門的密碼都不知道!」她說,其實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觀光玩樂,由於比賽很頻繁,培訓很緊迫,訓練課程之外的時間,參賽者也都不敢鬆懈,對著鏡子拼命練習,「尤其怕跟不上其他人的腳步,每一天的壓力都很大」!
實際體驗南韓訓練生的生活之後,「舞蹈、發聲等基本課程聽來簡單,」戴玉娟說,但是老師的要求非常嚴格!實際教授舞蹈動作之前,必須先進行體能訓練,「長時間把手伸平不能放下以挑戰體能極限。」她回想,在發聲課程時,只要達不到要求老師即會嚴正以待直接指正,「沒有愛的教育這回事!」陳盈燕也說:「歌沒練好,老師甚至會生氣的直接趕人出去,不必繼續上課了,」比賽表演不好還會直接在臺上被評審怒罵到哭,「評審直接否定我沒有當歌手的能耐時,打擊真的很大!」種種考驗除了磨練歌唱、跳舞技巧之外,更淬鍊心志,目的就是要讓參賽者儘快成熟,也好承受、調適將來觀眾的批評。
雖說整個過程下來備嘗辛苦壓力之大,但是兩人滿載而歸,脫胎換骨,「最後不再只是模仿,而是擁有自己的風格和味道,獲得評審肯定,」兩人開心地說道,這段歷程不論是對身心發展、歌唱技巧,或是未來的演藝生涯,都非常有幫助!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韓國流行文化走向世界舞台,或許可以歸功下列元素的組成,加上練習生制度的培育。
1.著重跨語言/文化的溝通:歌詞無故事性、歌曲不著重表達,一切為舞臺表演而生,創造容易讓觀眾記住的「中毒式旋律」為大宗;
2.深化市場:衍生性團隊皆有熟悉當地國語言的人
3. 細緻搭配:節奏、寫旋律、寫歌詞常常都是不同的人,所以寫K-POP的人很厲害,熟悉什麼樣的旋律,搭配什麼樣的舞蹈,可以吸引眾人目光!
4.創新:繁複大膽的舞蹈招式、高難度的歌唱表演,開創出21世紀的韓流新元素
李安導演曾說,台灣的民眾是「亂中有序」。這個「亂」是因為台灣人把"情"擺前面,這個「序」也許是台灣人深層內函所展現的道義、關懷、幫助,而「亂」和「序」因此可能讓我們很難像南韓一樣無故事/感受的創作,只純粹地創造舞台上的中毒式表演。在流行文化中我們很難創造利基,但隨著少子化、全球高齡社會的來臨,我們的亂與序或許能在此一族群中展現我們的要角。我們與南韓民族性的差異會展現文化創作的不同,從李安與K-POP文化創作所表現不同的內函或許能看出些端倪,和適合台灣發展的方向。
但無論那個領域,從小島環境中擴充我們的格局與視野很重要,因為導演李安說,我們有相當自由的創作,但格局太小!
<<o_Go創新加值>>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文章內容摘錄自《卓越雜誌》2013 3月號 韓唱銷大揭密 迷偶像還真實力?盤點K-POP席捲之路